这些年来,中国优秀的电影电视作品层出不穷,电影电视评论也呈现出繁荣态势。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不仅深刻影响了影视行业的整体生态,也改变了电影电视评论的格局。面对新的历史语境,如何更好地淬炼影视评论的专业品格,让影视评论与影视创作携手共进?如何促进影视评论的开放与多元,让专业影视评论与新媒体时代的大众影视评论双向互动、形成合力?11月21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举办的2022·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评论周学术论坛拉开帷幕,在当天举办的“中国影视评论的创新与发展”开幕论坛上,多位学界资深专家就上述话题分享了学术见解。
▲2022·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评论周开幕式合影。
强化影视评论的理论力量
“目前我们的电影评论表面上很热闹,但如果认真探究,问题还是不少。其中最突出的是影评的肤浅化。”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名誉会长、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所原所长章柏青表示,目前许多电影评论缺乏理论的力量和支撑,而电影评论的理论厚度是其获得长久生命力的根本原因。他呼吁提升电影评论在电影学中的地位和关注度,评论者应提升自己的历史观,将电影作品放在历史长河中考量。“我们评论一部作品时,要注意电影史形成的经线与同时代电影形成的纬线,经线与纬线的交叉点才是我们判断这部电影成败优劣的坐标。我们只有找准这个座标才能判断正确。”
中国文艺评论协会副主席、秘书长、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主任徐粤春则认为,相较于影视创作实践的快速发展,影视理论的建构和学理探索相对滞后。目前学界常提到的经典影视理论,多是历史的产物,且多数脱胎于西方理论,面对中国影视行业创作出现的新特点、新问题、新现象,这些理论有些力不从心。“将西方的理论奉为圭臬,裁剪中国影视丰富的历史和现实,导致我们失去用自己的话语思考和言说的能力,置于理论缺失的尴尬境地。”他呼吁构建中国化、时代化影视理论,立足当下复杂、生动、丰富的影视实践,在体察、扫描、透视、把脉、诊治中进行理论建构。影视评论者还应有“问题意识”,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回答问题,而非说些“空言、虚蹈、不接地气”的评论,以真正发挥评论的桥梁作用,更好地衔接理论与创作。
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也表示,应构建具有可操作性的电影评价体系、评价机制和评价标准,推进中国电影批评理论话语的知识体系建设。按照政治性、艺术性、市场接受度和社会评价等几个维度来建设科学的电影评价机制,避免资本的无序扩张,避免个人化、情绪化的舆论狂欢,创造风清气朗的批评舆论场。
从具体的作品分析层面而言,中国高校影视学会会长、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副会长丁亚平认为,要区分并平衡影视评论中的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好坏之别’和‘喜欢与否’有着本质不同。我们都不能否认,一个艺术作品是有好坏之别的,这里的好坏并不基于主观的立场判断,而是一种客观的审美认识。如果艺术作品不存在好坏之别,那么艺术欣赏便不具有意义。” 他认为影视评论中个人主观的喜欢与否不能代表影视作品艺术、审美层面的价值高低,这是坚持影视评论客观立场、严肃观点的应有之义。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副会长、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周星也表示,影视评论是艺术评论的一部分,既需要一般理论规律的支撑,也少不了对具体作品的学理性思辨和针对性批评,从而获得鲜活的、独一无二的影视评论。
学术影评与新媒体影评的双轨并行
随着网络媒体、自媒体的兴起,影视评论正逐渐呈现“众声喧哗”的多元面貌,电影批评话语逐渐分割为学术界和社会大众两个舆论场域。如何实现两个舆论场的优势互补?专业的学术影评又该如何进一步增强传播力,避免“自说自话”、无人问津?与会专家也对此进行了热议。
北京电影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校长胡智锋注意到,目前包括影视评论在内的整个文艺评论已呈现多元化格局:首先是平台的多样化,传统的纸质报刊杂志和广播电视平台不断向互联网延伸,特别是互联网上的各种自媒体平台、微信公众号以及微博等,都成为影视评论的发表阵地,其发挥出的文化作用不容小觑;第二是影视批评群体的多样化,影视批评群体从过去的专业评论家延伸至当下各个层面的从业者,“人人都是评论家”成为现实;第三是批评话语的多样化,过去严谨、理性、规范的批评话语延伸为像弹幕、短评一类的碎片化、个性化的表达话语。
为此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常务副会长、研究员张卫提出,应促进学术影评与新媒体影评的双轨并行:“影评队伍的体系建构,不能没有高专业水准和理论深度的学术影评,又极度需要被普通大众喜闻乐见的、具有广泛传播力和抵达率的新媒体影评。通过两种影评的对比和差异,我们要建立影评共同体,让两个影评圈融合起来,让多样性和传播的广泛性并驾齐驱。”他建议加强两类影评人的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在共同出席的会上参加讨论,了解对方的关注点、切入点、立场、方法、专业背景和表述方式。学术影评人应推出更多的微评、短评、快评和全媒体评论产品,促进不同风格、不同学派的评论融合交流。
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副会长、北京电影学院教授钟大丰则指出了热闹的新媒体评论背后值得警惕的问题——观点集聚。他发现网络会进一步放大集聚效应,使得非主流的声音、少数意见被压制,并不利于塑造包容多元的批评舆论场。“如何让网络阅读的观众或者是短视频的观众在数据推送体系下听到不同的声音?这是目前研究传播有效性方面特别需要关注的问题。”
除了对影视评论发展与创新的探讨,还有学者提到了近些年影视创作中值得注意的转向。比如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副会长、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从2022年的两部影片《大山的女儿》和《万里归途》中共同出现的“国旗”符号探讨“中国电影的新全球性”;北京师范大学文学艺术研究中心教授、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王一川注意到,2013年以来国产电影中的共产党员形象,大都具有现代君子之风,展现了以共产主义理想和以中华传统美德为追求的风采。
据悉,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评论周已成功举办过三届,均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研究所承办。本届评论周定位于以学术性为主,遵从“小、精、准”的思路,并邀请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中国电影美术学会协办。评论周除开幕式和开幕论坛外,还于11月22日、25日分别举办“艺术与科技共振:数字技术时代的电影·美术及其未来发展”论坛及“新时代电视艺术的发展与创新:理论·实践·传播”论坛。评论周将邀请学界、业界重要专家、艺术家,以及宣发机构、播出机构、媒介机构代表等针对上述议题进行全面的研讨。因防疫要求,本届评论周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办。